虽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死神存在,但却有疾病代替了死神的工作!
你觉得什么疾病是离死亡最近的存在?想必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癌”!
每年我国新发的癌症患者约有380万人,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也达到了200多万人!
这其中除了肺癌、消化道癌症之外,肝癌也是较为高发的种类。
肝癌早期发现的几率非常低,有将近80%的患者在诊断时,病情就已经走到了中晚期阶段,开始向着周围扩散和转移,特别是晚期肝癌患者,从发现到死亡,甚至连一年的时间也无法坚持!
展开剩余80%这是因为肝癌除了具有癌症的“狡猾”特性以外,肝脏功能牵涉的系统较多、肝脏代偿十分强大,再加上没有痛觉神经分布,这都给肝癌的发现增加了难度!
不过,既然疾病已经出现,那就不是无迹可寻。
当以下几个如厕异常找上自己时,当心就是肝癌来报道的信号:
1、小便发黄、有异味
在很多人看来,小便就是泌尿系统的代谢产物,它的异常仅仅是能反映肾脏和膀胱等部位的疾病而已。
但实际上,在出现慢性肝病后,同样也会影响到小便的颜色、气味。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代谢解毒器官,其负责将胆红素代谢并生成胆汁;
当肝脏被癌细胞所破坏之后,它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就会有所减退,甚至是发展为梗阻性黄疸,大量胆红素在体内堆积,继而改变小便颜色,导致小便呈现出深黄色、深茶水色。
同时,由于肝脏严重损伤,蛋氨酸在代谢的过程中,又会释放出大量的氨、二甲基硫化物,继而改变尿液的气味,导致类似腐烂苹果和臭鸡蛋混合的尿骚味出现。
2、大便呈现出土陶色
如果你曾观察过粪便,会发现大便的颜色多是以黄褐色、金黄色等为主。
在偶尔吃下带有色素、铁元素的食物后,大便颜色可短暂发生变化,比如吃红心火龙果变成红色、吃猪血变成黑色等,都属于正常情况。
但如果近期大便呈现出了异常的土陶色,这就应提高警惕。
因为大便的颜色主要是依靠粪胆素来决定的,肝脏分泌出的胆汁中含有葡糖醛酸胆红素,这种成分会在肠道内生成胆素原,又转化为粪胆素,导致大便呈现出黄褐色状态。
而如果肝癌影响到了胆汁分泌、导致胆汁梗阻后,就会导致大便呈现出土陶色,这也是黄疸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
3、黑便
所谓的黑便,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柏油样大便,如果近期没有进食动物血,却突然排出了黑色柏油样粪便,这往往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特别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后,一次进食坚硬的食物,就可导致消化道血管破裂出血;
由于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红细胞被肠道所破坏,血红蛋白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在一起,形成硫化铁之后,就改变了大便的颜色,甚至可散发出腥臭味道。
4、反复腹泻
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型等问题,首先应考虑是否为肠道疾病,排除肠道疾病可能性后,也应警惕肝癌的到来。
因为肝脏同样也参与了人体消化,胆汁是吸收脂肪、脂溶性维生素不能缺少的物质。
在肝脏出现严重损伤后,患者就可有消化不良、厌油恶心、腹泻等症状出现,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排出脂肪泻。
肝癌的病发原因较为复杂,根据目前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有肝癌家族史、长期患慢性肝病、酗酒的人群,就是肝癌高危人群。
饮食不注意节制,生活无规律,让寒湿之气进入体内,阴阳失调,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且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对胃黏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上消化道黏膜不适,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胆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胆不好,就会使得部分胆汁和毒素滞留肝内,影响肝的正常代谢,继而导致肝的局部损伤,短期是感觉不到的,其会自行修复,根源在胆,胆调养好了,肝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胆往往是被忽视的地方,可以用其他方式给予调理,或许能改善,但根不除不能完全好起来,胆很重要,有时间到附近野地刨些带根的灌南苦菜,煮水熬汤喝,趁热加红糖,花冠紫色,茎叶有白色绒毛,产地江苏灌南,初春时节采摘,晒干后密封保存。去除杂质后,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尽量不要熬夜,少食多饮多食。
除了要积极观察身体症状外,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防治癌症不能缺少的步骤,一旦发现癌变,更应配合医生积极进行处理
发布于:江苏省